• 新闻资讯

    News

高致病性毒株的死亡率可达100%,这种禽类病毒威胁为何如此严重?
2024-12-14 16:23:27

 

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

新城疫(Newcastle disease,ND)是由新城疫病毒(Newcastle disease virus,NDV)强毒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。NDV是禽副粘病毒Ⅰ型(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I, APMV-I)的代表成员,根据最新分类系统APMV-I属于副粘病毒科(Paramyxoviridae)、副粘病毒亚科(Paramyxovirina)、腮腺炎病毒属(Orthoavulavirus)。NDV病毒粒子最外层由脂质双层结构包裹,核心内含单股负链、不分节段的RNA。其基因组可编码6种特异性病毒结构蛋白,分别为核衣壳蛋白(Nucleocapsid protein,NP)、磷酸蛋白(Phosphoprotein,P)、基质蛋白(Matrix protein,M)、融合蛋白(Fusion protein,F)、血凝素-神经氨酸酶(Haemagglutinin-neuraminidase protein,HN)和大聚合酶链反应蛋白(Large protein,L)。NDV只有1种血清型,存在多种基因型,根据决定病毒毒力的F蛋白序列将病毒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大类,其中ClassⅠ有3种亚型,ClassⅦ至少有21种亚型。不同禽(鸟)类中流行的病毒基因型不同,我国分离到的NDV强毒株多为ClassⅡ中的基因Ⅶ型和基因Ⅸ型。

图1 NDV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

 

02

病毒致病性分类

NDV毒株的致病性、感染宿主的种类、群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可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。不同基因型的NDV毒株毒力强弱不同,对鸡的致病性不同。弱毒株感染使鸡群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,通常不会引发临床症状;中等毒力毒株能引起鸡群表现出呼吸道症状,死亡率中等;强毒株可引起鸡群发生急性感染,表现为嗜睡、呼吸困难、产蛋量下降、持续的神经症状或严重腹泻,死亡率高达100%。这些毒株感染引发的临床症状互相重叠,使得毒株致病性界限并不明确。为了区分这些病毒株,WOAH引入了3个致病试验指数对NDV进行分类,即MDT(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)、ICPI(1日龄脑内接种致病指数)和IVPI(6周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)。ICPI从0(表示无症状)~2(表示禽类死亡)参数来衡量病毒的毒力。ICPI值低于0.6的为低致病性毒株,ICPI值介于0.7~1.6的为中等致病性毒株,所有ICPI值高于1.6的NDV毒株均被认为是高致病性毒株。

 

03

临床表现

 

NDV对禽(鸟)类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特殊亲嗜性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上呼吸道传播。感染发病的家禽或者携带病毒的健康禽类是主要传染源,其余还包括污染的垫料、污染的设备、死禽、饮水、饲料以及养殖场工作人员。感染禽(鸟)类主要引发呼吸道症状,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也较为常见。NDV毒株根据感染鸡时观察到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,分为5个临床致病型。嗜内脏速发型由高致病性毒株引起,死亡率高,以消化道严重出血性病变为主。嗜神经速发型同样由高致病性NDV引起,可导致整个禽群死亡,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主。中发型由中度毒性病毒引起,死亡率通常不超过25%,引发急性呼吸道症状,并在部分禽只中表现轻微的神经症状。缓发型通常不引发临床症状或仅导致轻微的呼吸道感染,表现为轻度呼吸困难、对产蛋量无显著影响,死亡率低。无症状肠道型由无毒性毒株引起,主要在胃肠道内复制,以亚临床性肠道感染为主。

图2 高致病性NDV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

(运动失调、角弓反张、颈部扭曲、肢体瘫痪和麻痹,死亡率高达70%~100%)

图3 消化系统症状

(盲肠扁桃体出血性肿胀、泄殖腔末端点状出血)

图4低致病性型或中等致病性NDV的早期感染迹象

(蛋壳颜色从浅变深或从深变浅)

 

来源:执业兽医